期刊简介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创办、主管,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主办,是全国惟一集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与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指导类科技期刊。该刊创办于1992年,主要读者群为全国各级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科技管理、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与产品研制营销人员。读者可从中了解计划生育科技工作重点和思路,掌握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最新科技成果,交流计划生育科技管理和临床工作经验,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是广大计划生育科技工作者和相关学科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18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55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4-8189
  • 国内刊号:11-4550/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年第9期文章
  •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城市女性高效避孕措施落实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对比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服务和流产后关爱(PAC)服务的城市户籍女性的高效避孕措施落实情况,探讨PAC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普陀区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科门诊人工流产女性787例,其中接受人工流产的同时给予PAC服务女性400例为观察组,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服务的女性387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女性高效避孕措施术后立即使用情况和6个月后续用情况.结果:女性高效避孕措施术后立即使用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作者:盛慧琳;范晓芳;华莹 刊期: 2016- 09

  • 女性医务工作者避孕方式的选择及对口服避孕药的认知

    目的:了解中国女性医务工作者自身避孕方式的选择及对口服避孕药(COC)的认知和使用状态.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参加健康讲座的女医务人员共3500位,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其一般情况、COC非避孕作用的益处及风险、非意愿妊娠流产的情况、自身避孕方式的选择.结果:①本次回收有效问卷3216份,年龄35.3±9.4岁.调查对象妇产科医护人员占27.5%,其他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占40.4%,医......

    作者:魏俊秀;杨欣;朱晔;王彦洁;赵旸;李晓冬;魏丽惠;吴尚纯 刊期: 2016- 09

  • 产后妇女中长效可逆避孕措施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长效可逆避孕措施(LARC)在产后妇女中的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选择湖南省石门县3岁以下儿童母亲50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进行调查,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503例3岁以下儿童母亲中,产后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为68.2%,采取LARC的比例有1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产妇(OR=3.43,95%CI:......

    作者:李鹏;康楚云;庞汝彦;吴尚纯;宫露霞;彭中华;高洁;易先全;文毅 刊期: 2016- 09

  • IVF中拮抗剂方案促排联合GnRH-a扳机后的黄体支持

    自然周期中,黄体生成素(LH)峰触发排卵并促进黄体形成,由此卵泡期进入黄体期.黄体期,垂体脉冲式分泌LH刺激雌、孕激素的释放.胚胎着床后,胚胎开始逐渐释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进入母体循环,hCG结构及生化作用与LH相似,两者共同维持黄体功能.直到妊娠7周左右,由胎盘代替黄体继续分泌雌、孕激素维持妊娠过程.......

    作者:罗海宁 刊期: 2016- 09

  • 妊娠期补铁对妊娠糖尿病发病率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妊娠期补铁对妊娠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1980-2015)、PubMed(1980-2015)、WebofKnowledge(1980-2015)、CBMdisc(1980-2015)、中国知网(1980-2015)、万方(1980-2015)、维普(1980-2015)并结合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收集国内外有关妊娠期补铁对妊娠......

    作者:李琳;马静;杨永凤 刊期: 2016- 09

  • 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促进措施

    1前言近20年来,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非政府组织都为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工作投入已久,但全球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形势仍然严峻[1]:目前世界上15~24岁青年人群有18亿[2],而1/7的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发生在青春期,艾滋病也成为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死因,妊娠和分娩并发症成为全球15~19岁女性的第二大死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青少年群体中由于妊娠和分娩带来的疾病负担占据了全球疾病负担的23%[3]......

    作者:李春燕;唐昆 刊期: 2016- 09

  • 高职大学生对生殖健康认知调查分析

    生殖健康是在生命各个阶段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和生殖过程中的体质、精神和社会适应的保持完好的一种状态[1].郑晓瑛[2]2009年的调查显示,22.4%的青少年都有过婚前性行为,发生初次性行为年龄小12岁,婚前性行为的增加必然会导致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发生率的增加,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高达19.6%[4].高职学生属于......

    作者:申婧;张伟;贾彤 刊期: 2016- 09

  • 北京市两区县基层生殖健康咨询能力现状调查

    目前我国的生殖健康水平较低,而由此引发的家庭和社会问题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1].生殖健康咨询对生殖健康促进有着重要作用.2006年12月,《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强生殖健康咨询人员队伍建设[幻.2008年1月出台的《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标准(试行)》对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的定义和标准进行了规定.......

    作者:崔啸天;陈云;朱俊利 刊期: 2016- 09

  • 推动青少年选择长效可逆避孕方式的全球共识声明

    全球努力防止意外妊娠和改善青少年的妊娠间隔,将会降低孕产妇和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不安全的人工流产率,减少性病/艾滋病的发病率,改善营养状况,保证女孩受教育,提高经济待遇,有助于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汪富蓉;郭敏 刊期: 2016- 09